产品特性:防雷检测 | 检测类型:环境检测 | 检测周期:3-5工作日 |
采样方式:上门采样 | 检测区域:四川省内 |
现场检测阶段
到达受检单位,主动向被检单位(或称服务对象) 出示有关证件。
查阅本次检测对象(或称受检单体) 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,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、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,确定其防雷类别、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测项目。
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,根据所使用仪器的测试原理和要求,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,再次检查仪器设备,记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名称及检测辅助桩位。(仅在进行接地电阻检测时才需要此步骤)
进行现场检测并记录数据。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,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,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,由检测人员对建(构) 筑物、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,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,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,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、过渡电阻等测量,测量结果———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。
校对、复核、确认并签字。现场检测完毕,对仪器设备再次进行检查,确认其正常,由测试取样者、测试者、记录者对原始记录进行校对和复核后,在***的主检与复核处签字,同时对现场检测当场发现并能确定的防雷装置缺陷(存在问题) 进行汇总,形成存在问题通知书交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,由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对检测结果(原始记录和存在问题通知书) 进行确认后在***处(受检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名) 签字。
分析处理阶段
整理检测数据,出具相关检测文书(包括存在问题通知书、检测报告、复检意见书) 。对检测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、整理和处理后,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,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(隐患) 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;对于定期检测或竣工检测按规定样式、程序编制并出具检测报告;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(复检的程序基本同上) ,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。
审核、签发相关检测文书并盖章。
登记、发送相关检测文书,并建立台帐档案。
评价回访阶段
在被检单位(或施工单位) 领取检测报告等文书时,请服务对象(受检单位或施工单位) 填写防雷检测工作作风、服务质量评价表,收回评价表并建立台帐档案。请服务对象填写评价表,可以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和服务中需要加强的地方,有利于改进服务。
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通过电话或上门了解或邀请召开座谈的形式,按不低于30 %的比例对检测活动进行服务跟踪回访。管理人员各种形式的回访,可以起到监督服务和抱怨补救的作用,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。